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》(以下简称《大全》)将有新进展。继“做打卷”“唱念卷”“音乐卷”之后,《大全》将在今年4月推出“舞美卷”。
“舞美卷”首发式系列活动将于4月20日上午10时在红线女大剧院红豆厅启动,举办“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·舞美卷》首发式赠书暨粤剧例戏展演”,同时将举行粤剧传统服饰展、学术研讨会、新书分享签售会、面谱创作分享及体验等系列活动。
分六大篇目,配4k视频
“舞美”是舞台美术的简称,虽不像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等表演程式直接在舞台呈现,但却是戏曲这门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、朴实、粗糙到逐步丰富多彩的过程,并朝着既以表演艺术为中心又体现自身艺术价值的方向发展。
记者获悉,此次出版的“舞美卷”,包括化妆头饰篇、服装鞋帽篇、常用道具篇、舞台布景篇(含演出场所的变迁)、舞台灯光篇、舞台音响篇等六大篇目。全卷篇幅共840页,版面字数90万多字,图片2100多张,还配有4K高清视频,可以说是图文并茂、华丽精美。
其中,粤剧脸谱目录、舞台布景作品,有不少为前辈艺术家所绘制,十分珍贵。而在服装鞋帽篇中,则展示了中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期的舞台服饰和鞋帽样式。
在舞台布景篇中,编纂人员对濒临灭绝的粤剧戏棚搭建过程进行了抢救性的4K高清实时拍摄。这些形象的图画与视频,颇具观赏性、知识性、实用性和示范性。
音响篇的介绍则突出了各类音响设备的特性与功能,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。
“舞美卷”在编纂上跟前三卷一样,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发掘和梳理,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以图、文、音、像结合的形式,多层次、多角度地反映粤剧表演艺术的整体面貌,把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记载下来,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,具有系统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的特色,是一套极其珍贵的工具书和教科书。
粤港澳三地通力合作
据介绍,《大全》“舞美卷”的编纂得到了《大全》编委会名誉主任、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,《大全》编委会主任、广州市老市长陈建华等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。编纂团队还发挥大湾区的文化优势,开展粤港澳三地的合作,力求把编纂工作做得更好。
去年8月中旬,《大全》编辑部的有关人员在倪惠英主编的带领下,前往香港收集有关粤剧资料,期间得到香港电影资料馆、粤剧八和会馆、香港中文大学电影资料馆的大力支持,香港中文大学电影资料馆还无偿地提供了多套粤剧录像和视频给《大全》编辑部,这些资料对《大全》的编纂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香港粤剧界人士也跟编纂团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,例如何家耀、阮兆辉、龙贯天等粤剧名家直接参与编纂工作,多次介绍香港粤剧的变化发展过程和舞台美术的特点。舞美师陈国源老师向编纂团队赠送了他出版的粤剧服装画册,香港新光戏院的音响师唐兆麟先生专程回来参加编纂工作。
省市粤剧院一线的舞美老师积极参与编纂工作,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和词条,数易其稿,反复论证,为编纂“舞美卷”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此外,澳门的有关人士也向编纂团队提供了相应的粤剧资料。
多方关注,已有订购需求
《大全》的编纂工程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于2017年正式启动,并于2019、2020、2022年先后出版了三卷,得到了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、广州出版社、广州电视台、广东粤剧院、广州粤剧院等单位的全力支持与配合。
从2022年8月至今,《大全》编辑部全面进入“舞美卷”的编纂和修改阶段,于2024年3月底完成了第4次审校工作并付印。编纂团队表示,目前,已有不少人士要求订购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·舞美卷》。
据了解,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》自出版以来,得到中国戏曲界和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,获得了多个奖项:2019年荣获“张庚戏曲学术提名奖”;2020年荣登“羊城十大好书”榜首;2021年全套书籍纳入“十四五”时期国家重点图书、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;2022年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。
附:《大全》“舞美卷”首发式系列活动日程安排
(一)首发式赠书暨“粤剧例戏展演”
时间:2024年4月20日(星期六)10:00至12:00
地点:红线女大剧院红豆厅(广州市天河区海安路369号)
(注:演出的粤剧例戏为《六国大封相》《仙姬送子》)
(二)“粤剧舞美的源流与发展”学术研讨会
议题:粤剧舞美的历史源流;粤剧舞美的艺术个性和特点;戏曲舞美与戏曲表演的关系;粤剧舞美的当代传承与创新。
时间:2024年4月20日(星期六)14:30至17:30
地点:威珀斯酒店二楼多功能会议厅(广州珠江新城金穗路5号)
(三)“流光溢彩:粤剧舞美的百年传承主题沙龙暨舞美卷分享签售会”
时间:2024年4月21日(星期日)10:00至12:00
地点:广州购书中心(天河店)一楼大堂
(注:除介绍“舞美卷”的编纂情况外,还穿插传统服饰展示和粤曲演唱)
(四)“千人千面:舞美卷面谱创作分享及体验活动”
时间:2024年4月21日(星期日)15:00至17:00
地点:北京路新华书店三楼书纽空间
南方+记者 徐子茗